随着本澳智能电话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流动数据服务已成为主要的电信服务,2020年6月本地流动数据用量已达3,646 TB,过去两年间的年增长率达28.9%。由于流动电话渗透率的提高,市民对流动电信基站的辐射安全也日渐关注,政府分别曾于2006年、2007年、2012年及2016年邀请澳门大学对本澳流动电信基站辐射的安全进行研究,过去的数次研究反映,本澳的流动电信基站辐射水平符合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安全标准。
考虑到流动通讯技术的发展,5G网络及其商用服务在全球范围陆续推出,而因应本澳个别流动电信营运商已着手部署5G网络,营运商于本澳各区设置的流动电信设备(如基站、天线等)的数目将有所增加,邮电局认为有需要再次对本澳的无线电辐射环境进行评估,因此,于2020年委托了澳门大学全资拥有的澳大创科有限公司进行澳门无线电辐射安全研究项目。
是次研究在本澳共151个公共地点进行,参考ICNIRP 2020年指引中的测量方式及非电离辐射安全标准,对本澳3G、4G及5G流动电信基站于下行通讯频段发出的无线电辐射进行测量。
最终研究报告显示,在选取的共151个测量点中,有88.7%(134个)测量点的无线电辐射强度仅为ICNIRP所订定之非电离辐射安全标准限值的0.5%以内,有9.3%(14个)测量点在标准限值的0.5%-2.5%之间,1.3%(2个)测量点在标准限值的2.5%-5%之间,只有0.7%(1个)测量点的无线电辐射强度为限值的25.529%,有关结果显示所有测量点的无线电辐射强度皆远低于ICNIRP订定的非电离辐射安全标准限值,反映本澳环境的整体无线电辐射强度处于低水平。
研究报告亦就2020年与2016年本澳的无线电辐射环境作出了比较,由于近年电信业的发展,4G频谱有所扩张,以及5G网络前期部署的开展,是次研究中测得本澳环境的整体无线电辐射强度较2016年时稍有增加,但总括来说,流动电信基站所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强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所有测量点的无线电辐射强度皆符合ICNIRP的安全标准。而根据ICNIRP的指引,强度低于安全标准限值的非电离辐射并不会对公众健康构成负面影响。